-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编者按
受俄乌冲突影响,大型国际石油公司纷纷亮相退出俄罗斯油气营业。特殊近期海内石油公司已最先与壳牌商谈,拟收购其萨哈林-2项目的股份。那么,中国企业接手俄油气营业将面临怎样的危害?怎样应对?且看专家多个角度剖析。
危害大于机缘
文/侯良学
受俄乌冲突影响,大型国际石油公司纷纷退出俄罗斯油气营业。有看法以为,这给中国企业扩大在俄罗斯的上游营业带来了时机。笔者以为,目今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全球地缘时势将一连重大严肃。我国企业在关注俄罗斯油气资产时,要更多地举行综合考量,周全识别危害,审慎做出决议。
最大危害:能源成新一轮制裁重点
我国与俄罗斯是周全战略协作同伴关系,能源是中俄相助的主要内容。俄罗斯已是我国最大的油气入口泉源国之一,划分占我国石油和自然气入口总量的15%和10%左右,对包管我国能源清静具有主要作用。因此,扩大对俄罗斯油气行业上游的投资,既切合我国的国家战略,也是我国石油企业生长国际营业的主要领域。俄乌冲突导致的俄西欧企业退俄潮,以及俄罗斯维持其油气生产对资金和手艺效劳的需求,为我国企业接手这些资产提供了时机。但在俄乌冲突一连、俄罗斯与西方对抗白热化的大配景下,我国企业接手西方石油公司在俄油气资产面临着项目经济性、西欧制裁等多方面的危害。
最大的危害是能源将成为西欧新一轮对俄制裁的重点。俄乌冲突以来,西欧已经针对俄罗斯实验了5轮制裁,其中美国和英国已经在金融、经贸、能源领域与俄罗斯完全“切割”,欧洲由于严重依赖俄罗斯能源,从自身利益思量对俄罗斯能源领域仍然“网开一面”。随着俄乌冲突升级,欧盟已经将俄罗斯能源领域列为未来制裁的主要工具。现在,欧盟已经对俄罗斯实验了煤炭入口禁令;欧盟委员会5月4日提出了石油禁运建议;现在已有欧盟官员提出将研究针对俄罗斯的自然气禁运。因此,欧盟对俄罗斯能源领域的制裁很可能会凭证煤炭、石油、自然气的顺序睁开。欧盟还准备在以后的制裁中榨取欧洲船舶和包管企业为运输俄罗斯石油提供效劳,而希腊拥有全球第二大的油汽船队、伦敦船东互保协会提供了全球90%以上的油轮包管。假设欧盟对俄制裁妄想都能在差别水平落地的情形下,未来俄罗斯油气很可能面临周全被国际市场“封杀”,虽然可以通过“灰色手段”进入市场,但预计规;峤狭坑邢。需要注重的是,俄乌冲突以来,以美国为首的一些政客和媒体一直炒作“中国对俄乌冲突难辞其咎”论调,甚至呐喊对中俄实验“连坐”。
最现实危害:项目正常运营难度大
盘货?松梨凇⒖桥啤P等西欧大型石油公司在俄罗斯的上游资产可以发明,其中的绝大部分是很是优质的项目。好比,BP的Kharampur项目、壳牌和?松梨诘娜林LNG项目等,都是很是成熟且盈利能力很好的项目。但深入挖掘整体产销情形不难发明,这些项目是以欧洲、日本、韩国这些美国盟友为目的市场的。而这些国家,都在想法镌汰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若是未来我国企业以“折扣价”从西欧企业收购这些项目,很可能面临生产的资源没有销路的逆境,纵然有我国海内的市场需求作为支持,也需要对响应基础设施举行刷新才华实现。而这意味着项目减产甚至停产和追加投资,后续经济性保存着危害。
俄罗斯的上游项目均为出口导向型,西欧已经对俄罗斯动用了SWIFT这个金融领域“核弹”,我国企业进入这些项现在必需思量未来产品出口销售的跨境结算问题。
潜在的危害:中国企业并非是俄首选
俄罗斯此前表达出希望与我国增强相助的意愿,普京也体现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经济商业同伴,两国双边商业额凌驾1000亿美元,在石油、自然气、航空等领域的相助很是亲近,我国的中小企业也可以起劲加入到俄中团结的项目中。可是,就西欧石油公司妄想退出的项目而言,俄罗斯最中意的买家可能并非是中国企业。
首先,现在中俄油气相助的规模已经很大。2021年,我国从俄罗斯入口石油7964万吨,约占俄罗斯石油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管道气险些满负荷运行。这时若是再把原来西欧石油公司的项目交给中国企业,对俄罗斯而言无异于“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种情形纵然在俄乌冲突恶化、俄罗斯遭到西方社会“伶仃”的特殊情形下,也是不可接受的。
其次,近年来,处于双方的战略需要,俄罗斯与中东的关系日益细密。“欧佩克+”进一步增强了双方相助,体现了资源大国在石油市场上的协同效应。以卡塔尔主权基金为代表的一些中东基金或公司,此前已经一定水平上介入了俄罗斯油气上游领域。中东国家与西欧是“半盟友”关系,在应对西欧制裁上比中国企业更有优势。据市场新闻称,印度对西欧石油公司在俄罗斯的资产体现出了浓重兴趣。印度政府已要求其国有能源公司评估购置俄罗斯国油公司(Rosneft)股份的可能性,并希望以折扣价获得这些资产K剂康接《仁敲拦鹁⒘绲墓ぞ,若是由印度加入有利于增添俄罗斯应对西欧制裁的“底牌”。
再次,虽然俄乌冲突源于俄罗斯与西方的价值观冲突,但关于俄罗斯而言,东、西方一直都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由于俄罗斯从未将自己视为亚洲国家。因此,继续维系与西方的关系,重新融入西方社会,是俄罗斯的首选。这就不可扫除俄罗斯允许BP、壳牌等西欧石油公司的其他利益相关方以隐藏方法接受其资产的可能,进而坚持与西方的经济和政治联系。因此,俄罗斯心中关于西欧企业油气资产买家的排序很可能是其他西欧利益相关方、中东、印度、中国。
综上所述,西欧企业妄想出售的俄罗斯油气上游资产很诱人,但对我国而言需要坚持战略定力,全方位权衡后再做出是否入局的决议。
责任编辑:周志霞
要有“长期战”思绪
文/晓 军
俄乌冲突爆发之后,西欧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一连升级。能源领域成为双方制裁与反制裁的重点。制裁步伐出台之后,西欧石油公司只管并不心甘情愿,但照旧遵照政治家的指挥棒,妄想悉数退出俄罗斯营业,至少不会在俄罗斯追加新的投资。
近期,海内石油公司与壳牌商谈,拟收购壳牌与俄罗斯自然气公司相助谋划的萨哈林-2项目的股份。中国与俄罗斯毗邻,近年双方油气相助稳步推进,建树颇丰。此次西欧公司拟退出俄罗斯,中资公司拟接手,是再正常不过的市场行为。但目今国际地缘政治形势较为特殊,俄乌冲突正处于举行时,中俄企业的相助在面临着机缘的同时保存着不可回避的危害,但笔者以为,恒久危害照旧可控的。
恒久危害可控
从中恒久看,西欧对俄罗斯的制裁不可能完全阻止俄罗斯与中国的相助。
一方面,俄罗斯是油气大国,欧洲对俄油气有着长时期的依赖。这一特殊“国情”使得西欧制裁俄罗斯并非时时刻刻能做到“铁板一块”,制裁很难做到彻彻底底。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只管欧洲一再声称要挣脱俄罗斯油气且一直接纳步伐,但其收效甚微。在对俄制裁问题上,欧洲依然是心有余而力缺乏。2021年爆发的“气荒”,至今仍令欧洲各国心有余悸。为了阻止类似的能源;俣壬涎,欧洲早已最先在全球物色气源。美国、中东、非洲虽是理论上欧洲自然气的供应方,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相当一段时期内欧洲强盛的自然气现实需求,照旧需要依赖俄罗斯知足。近一段时期俄罗斯依赖自然气的“武器”,在多方博弈中已经自动出击,先后断供了好几个欧洲国家的自然气。其杀伤力也是不可小觑。
另一方面,中国与俄罗斯均是政治、经济和军事大国,双方以后的能源相助是时势所趋,也具有响应的抗危害能力。由于天下全球对中俄有能源供应和商业等多方面的诉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俄乌冲突的最终竣事,同时随着地缘政治形势趋于新的平衡,西欧对俄罗斯的制裁应该逐渐平缓。因此,从长周期看,中俄油气相助面临的来自西欧制裁的危害会泛起先强后弱的特点。
做好“长期战”头脑准备
从供应上看,俄罗斯是油气大国,拥有富厚的石油自然气储产量,在全球油气行业职位举足轻重,是全球多国主要的油气“口粮”供应国。中国与俄罗斯开展油气相助可以说是典范的地缘优势互补,切合双方的恒久战略利益。在此形势下,中国油气企业进入到俄罗斯主要的自然气项目,关于中俄油气相助主要性不言自明。若此项目相助乐成,甚至可以将其视为继中俄东线自然气开通运营之后又一具有主要影响的中俄油气相助事务。凭证俄罗斯自然气公司与壳牌最初的妄想,萨哈林-2项目将知足双方开拓亚太自然气市场、生长LNG营业的需要。众所周知,亚太自然气市场的重心在中国。中国企业加入该项目,自然会更有利于项目的最初妄想目的的落实。
综合现在形势判断,中资企业入股对俄罗斯及亚太市场有主要影响的油气项目,需要做好打“长期战”的头脑准备。增强与俄罗斯的自然气相助切合中俄双方战略需要,因此对中资企业投资俄罗斯的自然气项目的起劲意义应予充分一定。纵使有危害,也应自动出击,并创立条件促成相助。但要看到,西欧对俄罗斯的基于俄乌冲突的制裁应该不会很快障碍下来,制裁有一定的“惯性”,杀伤力是较量大的。
近期,中资企业接手壳牌在俄罗斯的萨哈林-2项目或许率会受到州不确定性因素的干预和限制,特殊是金融制裁的限制,对此应有充分的头脑准备和应对战略。为此,一方面应起劲举行谈判,一定进入俄气项目的意义,尽可能争取入股萨哈林项目时机;另一方面出于清静及危害思量,在战略上力争稳字领先,亲近关注西欧对俄罗斯制裁以及俄乌冲突时势转变以避其矛头,同时重点做好应对西欧对俄金融制裁波及中俄项目相助的种种危害应对预案。
责任编辑:周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