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位置导航: 首页  >  生涯  >  史鉴
中亚气龙来华委屈
2014年10月17日 09:40   泉源于:尊龙凯时   作者:郭金龙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尊龙凯时登录首页(中国)官方网站

    来自万里之遥的中亚自然气,又一次演绎着丝绸之路上的传奇。

  文/郭金龙

  中亚自然气管道投产仪式,原定2009年12月14日上午10点最先,效果11点半还没有最先。由于四国元首的车队受到数万人的夹道接待,来宾能感受到土库曼斯坦整个国家都欢喜了。当日上午,暖阳高照,整个巴格德雷条约区喜庆气氛空前。通往阿姆河第一自然气处置惩罚厂的蹊径两侧,近4万名外地黎民身着节日艳服,挥舞着四国国旗,夹道接待。处置惩罚厂门前,近百名中国石油员工汇成红色海洋,数十名土库曼斯坦大学生在悠扬的四国古板民族乐曲声中翩翩起舞,阿哈尔捷金马姿态优雅地微微颤首轻曲右膝,接待贵宾到来。

  这条陆上大动脉,穿越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三国,进入中国新疆,毗连西气东输二线,将自然气运送到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最终抵达香港。

  能源动脉丝路启动

  土库曼斯坦首任总统尼亚佐夫2006年4月从阿什哈巴德飞抵北京,最先第三次对华国是会见。此行的意义关于两国都格外特殊。尼亚佐夫总统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配合签署了一份关于自然气项目的相助文件。正是以此为起源,中国第一条引进境外自然气的长输管道项目正式启动。

  在丝绸之路上修建能源通道绝非易事。由于中亚国家的不少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昔时苏联反华宣传的阶段,对中国人不信托。新的自然气管道修建将牵动中亚、俄罗斯、中国和西方国家等各方的敏感神经。长距离管道除了要跨越国家间辽阔的地区距离外,更要跨越语言、头脑习惯和各国利益的差别。

  苏联解体前,里海沿岸只有苏联和伊朗两个国家。苏联解体后,里海沿岸的国家增至5个,里海的执法职位和归属问题随之而生,并且由于里海被誉为第二个波斯湾而越发重大化。里;终说氖抵,也就是里海资源之争。

  俄罗斯和伊朗恒久控制着里海的石油和自然气的出口通道,沿岸的独联体国家输出油气只能通过俄罗斯。俄罗斯从土库曼斯坦购置自然气,然后运往欧洲赚取差价。土库曼斯坦向俄罗斯出口自然气其时是1000立方米40多美元,但俄罗斯卖给欧洲则是1000立方米130多美元。俄可以从中赚取八九十美元,利润惊人。

  这种情形一连了良久。其时土库曼斯坦除了通过俄罗斯管道出口之外,没有其他步伐,不朝俄罗斯偏向管道输气,自然气就无路可走。20世纪90年月中期,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爆发了争执。为此,尼亚佐夫曾一气之下下令阻止了对俄的自然气供应。这对俄罗斯来说也有损失,但损失更大的是土库曼斯坦。自然气收入占土库曼斯坦预算收入1/3以上,没有自然气的收入,土库曼斯坦受不了。

  “若是你们不知足尊龙凯时这个运输价钱,那么你们就用飞机去运吧!”半年以后,土库曼斯坦还得去跟俄罗斯谈自然气出口问题。俄罗斯自然气工业公司副总裁切尔诺梅尔金态度强硬地说。

  土库曼斯坦要挣脱这种被动的单向出口问题,必需让能源出口多元化。而中国又是全球经济生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有着稳固的市场需求。中国这个重大的市场又离土库曼斯坦最近。因此,中土能源相助也很切合土库曼斯坦的利益。至此,中亚自然气管道项目终于浮出水面。

  在中土两国元首的见证下,2007年7月,中国石油与土库曼斯坦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中土自然气购销协媾和阿姆河右岸自然气产品分成条约。

  建设速率是竞争力

  在土库曼斯坦翻开时势之后,中国相继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两个管道过境国签署相关协议,一条气焰恢弘的跨国自然气管道最先清晰地泛起于众人眼前。但实现跨国管道雄伟蓝图的条件和最严肃的挑战,是过于短暂的工期。

  凭证协定,从2007年7月项目签署到最终通气,只有28个月时间。像这样规模的长输管道建设,一样平常需要五六年的时间。时间不敷,可是别无选择,必需创立性事情。由于土库曼斯坦也不是只与中国谈管道,对中亚自然气感兴趣的天下主要国家和利益集团,都从各自态度出发对中亚能源外运通道提出各自的计划。

  中亚自然气管道项目披露后,俄罗斯就同哈、土签署了政府间协议,将修建年运输能力200亿立方米的自然气管道,并刷新原有管道增添外输量。欧洲各国也在起劲推动建设跨里海,通过高加索抵达欧洲的管道。印度、巴基斯坦也在起劲推动建设将土库曼斯坦自然气运抵印巴的管线。

  在这种情形下,各国比拼的是将意愿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和速率。谁建得快,气就是谁的。速率就是竞争力!从纸上的蓝图到建成管道,庞洪水平难以想象。长达1835公里的中亚管道,不但要穿越沙漠、山水的自然险阻,并且要战胜钢管资源的瓶颈,战胜差别国家间的重大差别。最焦点的就是资源和建设标准两个问题。

  这两座“大山”横亘在眼前,中国石油打出“组合拳”,即单线变双线+直线改螺旋+提前锁定管材+使用国际资源+立异运输方法。

  打出漂亮的组合拳

  这套组合拳最焦点的是两招。第一招,单线变双线。将最初设定的1422毫米口径单线敷设改成1067毫米口径双线铺设,解决了海内生产实力缺乏和钢材资源缺乏的问题。第二招,直线变螺旋。虽然是两个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由于这代表着两个标准。中国管道大多使用螺旋管建设,而中亚国家的管道标准是前苏联的直线管,若是沿用直线管标准,所有管材资源将依赖入口,难以施展海内钢厂的能力,工期和造价也难以控制。只能说服中亚国家接受中国的螺旋管手艺。从直线管改成螺旋管,至少省下了6亿美元。

  天山以北的阿拉山口是古丝绸之路的主要关口,2008年整整一年中,无数根重大的钢管从这里出境,优化的运输计划将原来每节车皮装载4根管改为装载5根。仅1根管的差别,就节约车皮8000节,节约运费4000万美元?杉湓耸涔婺V。管道建设岑岭期,10天焊接的钢材就相当于一座“鸟巢”的用钢量。而海内同步建设的西二线所用的X80级钢更是国际钢材中的“金钢”。昔时,全球80%的X80级钢材被中国使用,发动了中国X80级钢材的生产。

  中亚管道公司的“组合拳”打得漂亮,为项目快速推进起到了决议性作用。这28个月的每一天,关于中国石油人来讲都形同上战场,建设工人们在冬季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踏冰卧雪,在夏日40多摄氏度高温下顶着似火烈日。

  在管道建设紧锣密鼓举行的同时,另一起中国石油的雄师正争分夺秒地在土库曼斯坦建设大气田。中土供气条约中所划定每年运送的300亿立方米自然气,主要由阿姆河右岸大气田肩负。条约签署时,这里照旧一片沙漠。从勘探、开发高含硫气田,再到在沙漠中建成年处置惩罚能力55亿立方米的自然气处置惩罚厂,工期只有18个月,而一律规模的工程国际上一样平常也需要四五年。

  和时间赛跑再提速

  阿姆河右岸,被称为天下上最为干旱的地区G樾伪傲,外地社会依托条件更差,物资匮乏。诸多难题使其同样成为险些无法完成的使命,许多国际能源巨头投来嫌疑的眼光。由于资源缺乏,工程需要的水泥、砂石等都要从400公里外甚至外洋采购运输,其他工程物资则必需所有入口。该工程总计共运送建设物资达1.4万节车皮,其中大部分物资来自中国。项目建设岑岭时期参建员工达1.5万人。

  中标阿姆河自然气项目的中国石油东方物探公司,接纳24小时不中止的收罗方法作业,其中一个事情队创下一个月事情量即是已往“对外相助队”时10个月总事情量的纪录。

  “以前我在的钻井队,6年打了5口井,3口报废、1口井喷失控。而你们居然在7个月里乐成钻出3口井,太令人赞叹了!”有位在外国钻井公司事情过的土库曼籍员工用“赞叹”二字表达了对中国石油人的敬意。

  同样感应赞叹的尚有土国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他2008年9月18日随处置惩罚厂建设工地时,千军万马刚刚在沙漠深处摆开战场。时隔一年后的2009年11月10日,当他第二次来到这里时,这里已经成为钢铁森林,一座现代化的自然气处置惩罚厂拔地而起。走进生产调理室指挥中心,眼见优异的装备和先进的生产工艺,总统动情地说:“我不敢信托自己的眼睛,这么多装置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建成。你们所完成的事情量是重大的,战胜的难题是难以想象的。处置惩罚厂建设得这么快,我没想到。这个项目凝聚了两国人民的友好友谊,很是谢谢中国石油建设者取得这么伟大的成绩,衷心谢谢胡锦涛主席,谢谢勤劳的中国石油建设者。”

  气龙惠四国同相庆

  历经28个月奋战,中亚自然气管道2009年12月14日投产。这是个激感人心的日子。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畔,四国元首整体亮相,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配合开启通气阀门,我国规模最大的外洋自然气项目通气投产。

  土库曼斯坦把这次完工庆典看成天下的盛典来办。快要天下1/4的生齿坐着大车小车或者步行,从周围八方赶到庆典现场合处的这片荒原。许多人从当天破晓3点多就陆续群集在现场。时值严冬,天气严寒,又没有地方住,各人就围着篝火舞蹈,依偎在一起取暖和,等了一宿,跳了一宿。

  土库曼斯坦人民有理由这么兴奋。这条管道首先对土库曼斯坦影响很是大,运送给中国300亿立方米自然气,土国自然气出口量增添一半以上。土国2008年出口商品气才470亿立方米,新增的这300亿立方米气中,有200亿立方米是因由中国投资和开发建设新增的。中国的重大市场,使土国自然气出口效益大增。

  中亚自然气的引进,凭证一期工程300亿立方米盘算,相当于中国2008年自然气总产量的40%。2006年6月,土方又增添了一年100亿立方米的份额,每年向中国的输宇量达400亿立方米。

  搭上这条管道巨龙,乌兹别克斯坦也起劲向中国出口自然气。2010年,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签署协议,每年向中国出口100亿立方米自然气。哈萨克斯坦向中国出口自然气事宜也提上了日程。

  这笔资源,对中国的能源结构改善爆发了很大影响。这条管道未建前,自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重仅为3.8%,每年500亿立方米自然气引进后,自然气资源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抵达了5%以上。若是凭证等热量来折算,使用这些自然气相当于少排放了1.6吨的二氧化碳、180万吨的二氧化硫、45万吨的粉尘。若是把这些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凝固成固体,就相当于在1万平方米的地上,堆起了一个百米高山;若是用火车皮拉,则需要1.8万节,可以从北京一直排到天津,对中国情形的改善作用之大可想而知了。

  责任编辑:陈尔东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运动 更多
杂志订阅